流行病:從封鎖到重新開放再到重新定義音樂的真實歷史
| 文字:mmr | 主題:2020 年代德國科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失去了什麼,得到了什麼 |
2020 年代的德國技術經歷了以 COVID-19 大流行(2020-2022 年) 為中心的巨大變革。 俱樂部被政府徹底關閉,整個場景都從根本上動搖了,包括旅遊、經濟、文化、音樂製作和社會價值觀。
德國是世界上“俱樂部文化製度化”最先進的國家之一,俱樂部在政治上被視為文化設施,甚至被提上城市政策的議程。 因此,2020年代的變化不僅僅是音樂流派的變化,很大程度上還記錄在對德國社會文化政策、城市規劃、旅遊經濟、亞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中。
第 1 章:疫情前夕(~2020 年 3 月)
● 柏林已成為世界“科技之都”
2020 年 3 月之前,柏林在全球其他城市中脫穎而出。
- 每個週末的長時間狂歡
- 國際朝聖地,如 Berghain、Tresor、About Blank 和 Watergate
- 遊客不僅集中在歐盟內部,還集中來自南美和亞洲
- 根據旅遊統計,俱樂部被視為具有極大經濟影響的領域。
在此期間,柏林的俱樂部是該城市品牌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該市正式宣布了俱樂部支持政策。 在文化政策方面,俱樂部與劇院和畫廊類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城市文化支持預算的保護。
● 音樂方面,有加速的跡象。
2018-2019年,已經出現以下趨勢:
- 135-145 BPM 的快速 techno 回歸
- 創建工業導向的聲音
- 重新評估 EBM/Rave/Trance
- 更多硬恍惚引用
但- **還不如2022年後出現的“爆發式提速”那麼厲害。 **
這種“加速的跡象”突然被疫情打斷。
第二章:2020年3月——有史以來第一次“全國俱樂部封鎖”
● 德國各地的俱樂部被勒令關閉
2020 年 3 月,德國政府宣布了以下感染控制措施: 宣布完全關閉俱樂部、酒吧和休閒設施。
這是一項法律訴訟,所有俱樂部立即關閉。 僅柏林就有300多傢俱樂部陷入沉默, 這座世界著名的科技城市歷史上第一次經歷了“完全停滯”。
### 影響:
- 所有俱樂部關閉(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初)
- 全部關閉,包括 Berghain 和 Tresor
- 俱樂部旅遊收入降至零
- DJ、工作人員、燈光和音響工人等職業失去了收入。
- 政府提供“Kurzarbeitegeld”(短期工作津貼)支持
統計數據和媒體報導證實,數万名依靠俱樂部作為收入來源的工人受到了影響。
第三章:網絡時代與“United We Stream”(2020-2021)
疫情將俱樂部文化推向線上。
● 推出“United We Stream”
柏林俱樂部委員會和柏林的藝術音樂會。 2020 年 3 月,我們推出了全球首個大型在線俱樂部支持項目United We Stream。
重要事實要點:
- 柏林俱樂部無觀眾轉播
- 使用捐款來維持俱樂部
- 數百萬人觀看
- 類似的模式蔓延到世界各地的城市
上網改變了人們對俱樂部是一種發生在實體空間的文化的刻板印象。 它證明俱樂部文化也可以作為數字媒體發揮作用。
● 由於沒有觀眾的 DJ 表演,音樂變得內向
由於沒有地板, DJ 組合已轉向以下趨勢:
- BPM 降低
- 增加環境半節奏
- 更多IDM/實驗音樂
- 考慮視覺吸引力的歌曲選擇
在大流行的早期,音樂也變成了“你在家聽的東西”和“你通過屏幕體驗的東西”。
第 4 章:techno 的“聲學”將會改變(2020-2021)
● 1) 內省和實驗技術的增加
由於沒有 DJ 的場所,藝術家對“讓人跳舞的音樂”的需求已經消失。 因此,EP/專輯製作將朝著以下方向進行:
- 環境科技
- 慢節奏 -IDM
- 噪音無人機
- 碎拍/電子
事實上,2020-2021年發行的作品更多是為了聆聽而不是為了俱樂部巔峰。
● 2) 高速技術通過SNS崛起
有趣的逆轉也發生了。
儘管俱樂部關閉了,高速科技音樂(150-160 BPM)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瘋傳。
原因如下:
- 快節奏在短視頻中看起來很棒
- 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進行直播時更容易創造“華麗的興奮”。
- 年輕人使用TikTok來模擬俱樂部文化
換句話說, “實體俱樂部關門了,但高速技術正在互聯網上傳播” 這種奇怪的現像在2020-2021年有進展。
第5章:俱樂部危機與製度轉型(2020-2022)
●俱樂部將合法升級為“文化設施”(2021年)
2021年,德國聯邦議院做出了歷史性決定。
俱樂部作為“文化機構”(Kultureinrichtung)的法律保護
這實際上是一個重大轉折。 在此之前,俱樂部被視為夜生活行業。 在城市規劃方面,它被視為“導致噪音問題的存在”。
然而,由於 2021 年的決定,
- 與劇院和音樂廳相同的“文化設施”類別
- 加強發展計劃的保護
- 稅收優惠
- 遵守公共政策
由於疫情危機, 該俱樂部在製度上被視為“文化資產”。
● Berghain 的關閉和“變成畫廊”
在長期關閉期間,伯格海恩將其內部作為畫廊空間“柏林工作室”向公眾開放。 它作為科技俱樂部被當作博物館對待的一個例子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Tresor等老店也受到嚴重影響。
Tresor、Watergate 和://about Blank 等俱樂部失去了門票收入。 我們試圖通過政府支持、捐贈和在線項目來維持它。
第6章:2022年恢復——高速技術的爆炸
●重啟後,BPM突然增加
德國各地的俱樂部將於 2022 年重新開業。 從這裡開始,音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重啟後的功能:
- 150-170 BPM 很常見
- 更強的恍惚元素
- 90 年代的狂歡風格又回來了
- 工業x變壓器混合體成立
- “高速四衝程”已成為全球主流
疫情期間社交媒體上出現的高速科技美學 就好像實際俱樂部的聲音被覆蓋了。
● 年輕人來訪將爆發式增長
2022-2023年,年輕遊客數量,尤其是來自歐盟的年輕遊客數量有所增加。 據說其原因是疫情過後的“自由感”以及俱樂部文化通過社交媒體的可視化。
柏林的周末活動 持續持續 30-40 小時的聚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 高速技術正在周邊城市擴張
- 法蘭克福:硬賽事增加
- 萊比錫:IfZ 吸引高速技術客戶
- 漢堡:PAL 年輕 DJ 的崛起
- 德累斯頓:當地狂歡又回來了
2022年到2024年的Techno已經徹底更新為“後疫情一代審美”。
第 7 章:2020 年代柏林的文化政策和城市問題
● 1) 高檔化和俱樂部生存問題
在柏林,俱樂部所在地由於城市重建而受到威脅。 大流行後,俱樂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城市政策議程上。
俱樂部應作為文化資產受到保護的想法正在深入人心。
● 2)旅遊依賴脆弱性暴露
疫情導致國際旅遊業癱瘓; 柏林暴露了其城市結構的脆弱性,過度依賴旅遊業。
此後,該市開始加強對當地居民的文化措施。
● 3) 數字化和歸檔正在進行中
疫情發生後,俱樂部的歷史資料、視頻和音頻資源已在網上公開。 從2023年起,檔案項目將作為文化政策的一部分得到支持。
第8章:製作技術和聲音創作的變化
● 1) 家庭生產成為常態
疫情期間,藝術家們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創作。 結果:
- 加速基於 DAW 的製作
- 從硬件到軟件的遷移
- 增加 Bandcamp 等的自我發行量。
● 2) 聲學趨勢的變化
疫情前後,聲音製作發生瞭如下變化:
2020–2021:
- 無人機
- 在家錄製的環境聲音
- 旁白/詩歌
- 增加現場錄音
2022–2024:
- 150–170 BPM
- 強調數字剪輯的感覺
- 失真擴展至超高範圍
- 90 年代 trance 和弦作品
換句話說, 沉默→爆發的循環發生在短短幾年內。
第 9 章:2020 年代德國科技年表
第10章:2025年後的未來預測
● 1) 速度會繼續提高嗎?
到 2024 年,150-170 BPM 將成為主流。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情況是否會持續下去,但由於以下因素,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下去:
- SNS上的視覺呈現與高速音樂相得益彰
- 年輕審美偏好“信息密度高”
- 硬技術的國際市場正在擴大
● 2)俱樂部將作為城市文化資源受到保護。
由於德國已經將俱樂部製度化為“文化設施”, 預計2025年起保護政策將更加先進。
● 3)區域城市的崛起
疫情過後,萊比錫、德累斯頓和漢堡等地的年輕球員蓬勃發展。 2020年代後半葉,柏林電力集中度很有可能得到緩解。
結論:疫情“摧毀”並“重塑”了德國科技
2020年代的德國科技在疫情前後完全不同。
- 俱樂部文化製度升級
- 音樂更快,新一代已經到來
- 網絡文化擴大了俱樂部的界限
- 柏林再次成為國際狂歡之城
疫情帶來了破壞,但也引發了“文化的重新定義”。 2020 年代末的德國科技已經成為一種比以前更加多元化、國際化、節奏更快的文化。
這一變化很可能會被記錄為未來電子音樂史上的“2020年代=不連續的時代”。